新建地上5層納骨塔建築,預計最多可提供牌位10,000個、櫃位50,000個及環保葬區約1250平方公尺。
立面規劃
外牆採溫暖色調的磚紅色小口磚以改變往昔納骨塔冷漠冰冷的外型,梯塔外牆使用紅磚疊砌,呈現鶯歌當地產業特色,另藉由間斷不規則的垂直分割與開窗,欲反映牛灶坑山土葬遷移後,未來蔥鬱山林的景象,也讓自然景色與陽光引入先人空間。
中央採光井
設置採光井引入自然光至1F大廳祭祀空間,並強調納骨區的神聖性,利用室內空氣受熱上升原理,藉由浮力送至屋頂百葉窗排除。
廣場規劃
納骨塔周邊至臨停的廣場區因有車輛不定時進入,而使用厚8cm的高壓磚為鋪面,排列方向則與納骨塔入口垂直,並混和不同灰色增加變化性。廣場中使用六道由厚8cm的深灰色石板組成的色帶作裝飾,其與地藏王菩薩面向西方的軸線垂直排列,象徵地藏王普渡的六道眾生。而軸線上色帶的左右兩 側設置鶯歌在地磚雕。
景觀植栽規劃
使用覆層植栽的設計手法,達到增加綠覆率、提高固碳 量、減少逕流、促進水土保持以及增加生物多樣性的功能。根 據空間性質將空間分成五大區,以此來作適當的配置來達到適 地適種、空間界定、層次多樣與季節變化的目標。同時考量基 地本身具有宗教及文化性,而納入具有宗教及民俗意涵的植物, 如佛經植物:四色蓮花、黃玉蘭、緬梔、瓊崖海棠等;聖經植物:夾竹桃、黃楊、燈芯草等,台灣民俗植物:杜虹花、香蒲、 黃連木等。
工程效益
可於既有之鶯歌區第一公墓提供一座現代化納骨塔及環保葬區,型塑兼具自然環保與人文關懷之殯葬設施,提供包含祭祀牌位、納骨灰(骸)設備、祭祀設施、服務中心、家屬休息室、停車場等服務。